■本報記者 張家琳 實習生 戎琳燕
  浦東博成路“某總部基地一期”裝修工人林森日前向本報新聞熱線63523600反映:工地內每天近200名工人同時施工。由於難覓廁所,工人小便只能用塑料桶解決,大便則要走到300米外的宿捨生活區。在建的26層高樓現僅2部人、貨混行電梯,等一次至少20分鐘,一些工友內急,尤其是女工苦不堪言。
  記者近日走進工地,在等候了近15分鐘後,搭乘四面透風的電梯,一路搖晃上到了第26層。記者環顧四周,沒有看到小便桶。據工友們講,小便桶並非每層都設。
  記者一路走下,在23樓、18樓等層面,看到了簡陋的“小便間”。其設置於公共廊道上,正面是一個鬥式小便器,背後通過彎管將尿液收集至一個塑料大桶內,無遮無蓋,氣味刺鼻。
  記者註意到,樓層牆壁上多有“嚴禁大小便違者罰款”的告示。不過工友們說,如果實在急,只能就地解決,“罰款也不在乎了”。來自四川的民工小王說:“上次廁所,光等電梯就得20多分鐘;要是步行下樓,有的樓道既無護欄,又沒燈光照明,黑咕隆咚的,說不定連命也會搭上。”民工們紛紛表示,就此向總包單位反映過多次,但一直沒回音。
  建築工地是否應設廁所、勞動者該如何維權?本市一家大型建築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根據國家《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》,施工現場應設置水沖式或移動式廁所,廁所面積應根據施工人員數量設置,且設專人負責,定期清掃、消毒。高層建築施工超過8層時,宜每隔4層設置臨時廁所。本市《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》同樣規定,施工單位應當在建設工地設置符合規定要求的臨時廁所,並保持整潔、完好。
  業內人士分析,施工單位之所以遲遲不主動設置廁所,很可能是由於工程層層轉包,到了最終施工單位手裡,利潤所剩無幾,便往往“節省”工地環境衛生費用。
  日前,林先生再次來電稱,因為他帶頭與工友們持續反映,工地方面已在塵土飛揚的建築垃圾堆場邊設置了移動簡易廁所,不過他本人卻被關照“不要再來上班了!”
  記者手記
  尊重勞動者不應成空話
  一幢幢寫字樓拔地而起,一家家企業歡喜入駐。從深處講,城市建設、經濟發展,離不開勞動者們辛勤的汗水。往淺里說,勞動者如果缺少關愛,沒有把活乾好的意識,施工過程中稍不註意個人情緒,“百年大計,質量第一”的地基難免傾斜,屆時再多的規劃設計師、監理師、工程師又有何用?
  讓工友們喝上乾凈健康的水,讓工地衛生間不再氣味難聞。花費不多,動作不大,但體現的是彼此的尊重。這並非出於建築質量的權宜之計,而應成為城市人文精神的體現和傳承。
  (原標題:高層工地難覓廁所 解個手得等20分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r76srsk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